四川在线消息(王云 何勤华 张林忠) “我们村去年已实现整体脱贫。”5月8日,来到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村第一书记刘超和记者说起了村里的脱贫攻坚事。记者了解到,该村的脱贫,不仅是物质上的脱贫,也是精神上的脱贫,在村广场的显眼位置,刷了“四个好”的标语十分醒目。 密码一:八成农户住进新房 洒瓦洛且博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291人,2015年脱贫55户256人,2016年全村实现全面脱贫,共计7户35人。 2013年以来,该村实施了“彝家新寨”项目建设,共建设新寨142户,对238户农户进行了彝家风貌打造,并带动部分村民进行了房屋自筹、自建。目前全村80%的农户已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 则拉尔一家有5口人,去年,他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获得了彝家新寨建设标准补助2.5万元,虽然建房有3万元的借款,但他并不担心还钱,原来,他现在种植了核桃4亩,花椒3亩,加上其他农作物和养殖收入,今年的纯收入可以有3-4万元。 刘超告诉记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渠道。目前,全村核桃达到3500亩、花椒2000亩,挂果受益后人均收入可增加近1000元。 密码二:村规民约助力四好创建 2016年,洒瓦洛且博村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组织成立红白理事会。结合红白事宜改革和餐饮习俗改革,着力改变群众红白事宜用餐习俗、高额婚嫁礼金等陈规陋习,规定结婚彩礼不得超过12万;举办丧事杀牛不得超过5头;大力推广使用县委政府为发放的炊餐具,引导群众用炒菜代替砣砣肉,改变手抓肉和共用餐具的习惯。 去年,该村率先在昭觉县举行了首例移风易俗的丧宴。该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由村干部和群众组成,在推进厚养薄葬、治理高价彩礼方面作用明显。目前,通过对红白理事会介入的8场婚丧嫁娶事宜的开支情况分析,炒菜配坨坨肉的方式,比只吃坨坨肉可节约开支近50%,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针对村民不喜欢种蔬菜、吃蔬菜的现象,村组干部从群众营养均衡方面考虑,通过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每户种植1分地以上的蔬菜,现在很多农户都拥有了自己的菜园,村里也正在筹建100亩的大棚蔬菜合作基地。 密码三:转变观念树立新风 洒瓦洛且博村以整治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封建迷信、酗酒赌博等陋习为重点,着力在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新风上下功夫。 刘超说,结合“六洗”工作的开展,洒瓦洛且博村在“五洗”基础上还增加了“一洗”,即“洗炊餐具”,并管理好、利用好县上发放的两台洗衣机,引导群众及时清洗衣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着力改变个人形象、家庭形象。 组织群众在村小、幼教点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鼓励学生带动家长爱护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牵头成立卫生督导组,在村社开展家庭卫生评比活动,对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得好的家庭和群众给予一定物资奖励。 村支书莫色木支说,为了丰富群众文化业余生活,该村成立了篮球队,经常开展篮球比赛,成立了达体舞队,在农闲时间组织群众跳达体舞,通过打篮球,跳达体舞增进群众间友谊。 该村还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平台开展文明风尚教育,坚持每月开班3期,重点在法律法规、传统道德、感恩教育等方面开展教育,并严格考勤,对上课认真准时的村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品可能只是一包洗衣粉或是一块肥皂。农民夜校每月还进行问答式的考试,对回答问题优秀的群众发放日常洗漱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