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的历史文物分布在古里、竹核、比尔、俄尔、附城、四开、解放沟等,其中文物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为东至竹核乌坡色以尔姑、南至俄尔布西乡前进,西至四开阿达波布、北至城北五大仓库的范围内,分布有战国至西汉的石板墓群、东汉崖墓群、东汉砖室墓群、东汉石表、蜀汉军屯遗址、东汉至明清铜矿遗址和明清彝族兹莫衙门遗址等文物。还有闻名于世的南诏国文化遗迹博什瓦黑石刻岩画。 (一)古生物化石出土,在古里日哈乡政府以东约200 米处曾经出土过东方剑齿象化石。古里哈嘎乡麻吉它古曾出土犀牛化石。今年3 月在附城乃托党校背后,开采石条的人在岩石中开得海洋鱼类化石及古植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昭觉的古代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壳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昭觉石板墓群。成群地分布在昭觉河、西溪河、三弯河、乌坡河、美姑河两岸的斜坡地上,距河面高度20 米至200 米,并依山而葬。墓的构筑.大致先在地面掘一略成梯形、长方形土坑,土坑内四周各用一块自然板石竖嵌坑壁,再用一块石板平置于墓坑底或生铲平作底。埋葬时,在坑底铺一层泥土,然后放入骨架和陪葬品,最后用泥土回填覆盖,顶无盖石。覆盖墓的掩土不厚,所以都不同程度地暴露于地表之上。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镞、石锛、石刀、夹砂红陶或灰陶、炭化藤编制的绳状物,残铜釜、残铜片、铜耳环、牙齿、兽牙、穿孔小海贝等各种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品和装饰品。 石板墓,就是所谓的“石棺幕”。这种墓葬,在我国东至辽宁、吉林,西到新疆,西南至四川、云南都有发现,但昭觉石板墓的文化内涵与其它地区的石棺墓文化内涵大有区别。从出土器物看,生产工具和武器都是石制,青铜器主要用作装饰品和其他生活用具,数量极少。没有发现铁器,山此表明,石板墓为新石器时期末青铜器初期的文化遗存。当地彝族老人说石板墓是“蹼苏武武墓”。有专家考证昭觉石板墓与占代僚族先民有关。笔者认为,根据石板墓的有些特征与古代彝族先民的葬俗有一定的联系。例如:石板墓属捡骨二次葬俗,古代彝族也有捡骨二次葬俗,据笔者调查,彝族捡骨二次葬俗有三种:其中一种是将死者遗体火化后,用一双艾茎箸,从头骨、腰骨、肢骨的顺序把死者的骨头捡在一块方白布上,捡骨者手持艾茎箸,口中低声念到死者的姓名,“××你的头来了,你腰来了,你的手脚也来了。”捡骨时仅代表死者各部位之骨,然后用方白布简单包扎起来,最后,选择后人满意的地方进行二次葬礼,捡骨二次埋葬时,四周用石块圈围而成,顶无盖石。石板墓里多发现碳屑和火化藤条绳状物等都与古代彝族先民的捡骨二次葬俗有相类之处。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昭觉石板墓的族属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昭觉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从石板墓的分布情况看,当时昭觉的主要土著民族是石板墓的主人,并与古代彝族先民有关。昭觉石板墓文化是划分古代区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是新石器时期昭觉地区文化的代表,对祖国西南古代民族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三)昭觉大石墓分布在四开三弯河、西溪河流域的河岸,目前发现的数量尚不足十座。它是用若干石块作墓壁,上由巨大的石头作盖,墓门用一块石板或若干石块砌封而成,多已早年被盗,出土器物不详。墓之构造及性质与西昌西安宁河一带的大石墓略有区别。此类墓葬有待进一步调查。 (四)昭觉砖室墓群分布范围为东至竹核乌坡乡色以尔姑、南至俄尔布西乡前进,西至四开阿达波布,北至附城城北乡五大仓库。墓多数被毁无存。构筑墓砖随处可见。墓葬以墓道、墓室构成。墓室有前室和后室,用多种纹饰和形状不同的砖砌成。砖以侧边画像砖和正面画像砖为主。侧边画像砖主要用来筑墓壁,正面画像砖主要用来铺墓底。砖之形状主要是楔形砖、长方砖、梯形砖。画像内容有菱形几何、五铢钱。“四灵”、“招车”、柿蒂、子母砖“燕鱼”、向日葵、“朱雀”、“玄武”、“铺首衔环”、“伏羲、女娲”等多种。墓里曾出仁陶俑、陶鸡、陶屋、陶罐、陶资、陶钵、五铢钱币、铜柄铁剑、五铢钱范等。根据墓的性质和殉葬品,可以看出是汉武帝开西南夷之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朝的内地汉人移民文化遗存。 (五)昭觉岩墓群分布在四开氐坡此,好谷那姑都、大坝、好谷村小背后等地。墓之构造简单,在软砂石岩上月成墓穴,有主室、耳室、侧室、墓道之分,内出土“剪边五铢钱”、陶蒸、铜带钩等,与四川乐山等地区的岩墓大致相类,是东汉末年的文化遗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