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彝族服饰文化

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文化


来源:政府办 时间:2015年07月24日 点击率:打印】【关闭】 【内容纠错

  凉山彝族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凉山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凉山牛羊较多,过去又与外地交往不便,形成服装中皮、毛制品不少。

  男子多蓄发椎髻于头顶,彝族称“字尔”或“字木”。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装束。男孩在四五岁时,头前顶留一块方形的头发,认为它能主宰吉凶祸福,所以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能触摸、戏弄。因此汉语称其为“天菩萨”。大多头上缠着青蓝色棉布或丝织头帕,头帕的头端多裹成一尖锥状,偏竖于额前左方,彝族称为“兹提”,汉语名“英雄结”。青年人往往是粗似螺髻,以表老成。彝族男子以无须为美,从年轻时起就常将胡须拔去。男婴左耳穿孔,稍长即戴耳环。成年男子戴黄色蜜腊大石耳珠,上有红色小珠相衬,下有流苏悬 。头上有时戴竹制小斗笠,既可遮荫,也有装饰作用。彝族男子上衣大襟右衽,紧身,窄袖。一般均为浅蓝、深蓝、青等颜色,多用棉布制作。前襟、项背、袖口挑有花纹。依诺(凉山东部)、圣乍(凉山中西北部)地区的青年男子上衣饰花,艳丽与女服同;中老年男子衣服差别不大,只是较宽大些。最富特色的是所地(凉山南部)地区的男子上衣,以盘扣为装饰,彩边扣攀长达10来厘米,排列右侧,有的甚至从前腹至后背,或等距密排,或三两根组合排列,纽扣为金属质品,硕大闪亮,盘扣点缀素色服饰,独具风采。下装一般为浅蓝、深蓝、青等颜色,有的还在裤脚上扎有花。裤脚展开宽达一二米;所地地区的小裤脚紧马裤,裤脚小到刚能进脚;圣乍地区的中裤脚介于者之间,裤脚展开宽六七十厘米。肩胸斜挎佩带(古代用于系战刀),佩带用皮条编成,红布滚边衬里,上镶白色大小海螺骨片。腰束空布带,并带鱼肚形花纹短刀或麂皮腰带。青年人外出时多挎方布包用于盛物,包面及背带多刺绣。男子常以避邪之物象牙、麝香、野猪牙、虎爪、白熊爪等为胸饰,经过毕摩(巫师)所的符咒布包(红色或蓝色),则人人皆有。戴金、银、铜、石料戒指,富者戴银手镯或铜手镯。

  彝族女童蓄发以后,梳单辫直于脑后。八九岁时,将单辫盘于头顶四周,辫尾缀以红色棉线,辫上有时扣以弓形小木梳为饰。出嫁时则分梳双辫,交叉盘压在头帕上。如尚未出嫁而已达成年期者,亦可择日分梳双辫。圣乍地区青年戴红里青面双层绣花头帕。依诺地区是一二米蓝布折成数层顶于头上。所地地区是一长条青布,花线扎边,折戴头上。三个地区都是生小孩后将帕换帽。圣乍、依诺地区换为荷叶形夹帽,所地地区换为竹架青布圆顶帽。也有黑色长布缠头的,布约3厘米宽,盘绕头四周,盘出10厘米左右。突出愈大者愈贵,如过去黑彝贵族女子,不分成年与否、生育与否,均通用。女子未成年前,耳上常挂红绿珠,大如豌豆,以铁丝串四颗成一串,长三四厘米,系红色棉线穿于耳际。或戴红色石质小圈,用线穿入圈中,分挂耳际。成年或梳双辫时始戴耳环。耳环为珊瑚、银泡、石料耳珠,玉、贝、银耳牌。大都为圆星形。银质或铜质的式样较多。最普遍的是三合式或四合式联合花苞,中嵌料质红豆。旧时黑彝族黑彝贵族女子常带倒形花蒂式,下垂用银丝编成细带五条,每条尾端有圆坠,摇别致。衣领是单独的一条,不和上衣相连。上缀有银铂泡花,前面正中扣连处有一长方或梅花形领牌。

  妇女上衣毛、棉、丝制、钭襟、前襟、后项圈和袖口用彩线挑有图案花纹。领口周围缀以金器、银器、珠宝和玉器。有的饰以盘扣,用彩色丝线缠绕,形状各异,颇具匠心。甘洛彝族女服中襟为多,独具风采。圣乍地区的兔圈雪白的兔毛,华美富丽。妇女多着百褶长裙,用宽布与窄布镶嵌横联而成。童裙以红、白色为主,或几色相间,青年以红、蓝、白色相间为主,老年以青、蓝色或青蓝色相间为主。童裙裙短,一般为两节,腰小摆大。成人为三节,上节为腰,中节直桶状,下节成细密褶纹。长裙的特点在于下节的层层皱折,所以俗称“百褶裙”,以多褶为贵。旧时裙式长短与身份有关,黑彝女子长裙 地,行走时尘土四起,以示尊贵。所地地区羊毛裙质地柔厚高雅,中部桶状窄长,红色,下节蓝色细褶均匀齐整,其下横间以红、白、黑红条纹,色调和谐,再下是青色,膝盖处百褶四散,成喇叭状。行则褶皱闪动,轻盈飘逸。彝族妇女以针筒、口弦和避邪用的獐牙、麝香为胸饰。腰际佩挂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衬以不同包布缝成。上端开口,缀五色飘带,挂于左方腰际,实用又美观。腕饰以金、银、铜、玉、石质手镯,戴金银或石料镶金银马鞍形、猫眼形指。贵妇人还佩戴金、银、铜质链、锁、坠等头、胸、背饰。

  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披毡。“察尔瓦”彝名“瓦拉”,形似披风,用捻制的粗羊毛线织布缝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宽七八米,多染为深蓝色。以圣乍地区的最为华丽,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边吊有30厘米长的绳穗。披毡用两公斤左右羊毛擀制而成,薄如铜钱,折以6厘米宽的皱折,一般为30至90折,上方用毛绳收为领。多为原色或蓝色。“察尔瓦”和披毡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备之服,白天为衣,夜里为被,挡雨挡雪,寒暑不易。羊皮披毡选5只皮毛一色的小羊养3年,尾部一截的毛始终不剪,其余部位每年剪三次,三年后宰羊缝衣,从颈至尾刚好是披毡的长度。这样长毛15厘米、短毛3厘米,披时毛朝外,下部一圈长毛,厚重而颇有气势。

  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可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雅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服装的花纹、花边,富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有日、月、星、云、天河、彩虹等天象图、有山河、等大自然图,有鸡冠、牛眼、羊角、獐牙等动物方面的图,有叶、花、火镰、发辫、几何形等植物和什物图,装饰品美丽庄重、色彩鲜明、花样繁多。多以金、银、铜、玉、石,骨等为原料,铸造、打制、压制、錾刻、镶嵌、雕刻,部分为本地手工工匠制作。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昭觉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 郑重声明 | 内容纠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蜀ICP备0500518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51340003001129